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

科技创新

70—90年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校首创全国北方小麦亩产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为中国北方粮食产量的增长和改善膳食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八十年代,首创全国夏玉米亩产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为解决我国温饱问题、提高饲料作物产量、增加工业原料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经山东省品种委员会审定的玉米良种曾占全省四分之一,并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九十年代,我校再创夏花生亩产过800斤记录和旱地小麦亩产过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为提高油料作物产量、解决旱地小麦生产技术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世纪以来

坚持科研做在田间地头、论文写在广袤大地、成果留给人民百姓,形成了“以满足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积极开展应用研究”的科技创新特色。

1.植物遗传育种

抗旱耐盐碱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连续突破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记录(700公斤)和盐碱地小麦高产纪录(547公斤)。累计全国推广5000余亩,增产17.44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40余亿元。被评价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两项突破性成果之一”。

花生新品种“鲁花11号”在北方大面积推广,增加经济效益70多亿元。耐盐碱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宇花18号”,油酸含量高达82.4%,可在含盐量0.36~0.49%的盐碱地种植,亩产475公斤,2022年入选全国粮油主导品种。

玉米新品种“青农105”以1000万元成功转让,夏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

苹果品种“福丽”为我国第一个成功转让苹果品种,获得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苹果新品种“福星”苗木繁育经营权以1000万元成功转让。“苹果主要品质形成机理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梨砧木“青砧顿1”是国内首例无性系梨砧木生产经营权转让,累计转让金额716万元。

 

 

 

2.动物遗传与品种改良

2001年,学校成功培育出我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确立了体细胞克隆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建立了克隆牛成果转化基地和山东黑牛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克隆牛技术的研究”“体细胞克隆牛繁殖机能检测及胚胎移植试验研究”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选育的长毛兔品种——珍珠兔,成为我国推广数量最多的长毛兔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五龙鹅品种选育”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制定了“鹅营养需要量”国家标准,为肉鹅营养需要量数据库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选育“渤海红”“青农2号”“青农金贝”扇贝成为北方海域主要养殖品种。

 

 

3.现代农业装备研发

连续主持“十叁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尚书旗教授主持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根茎类作物和种业生产装备两大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连续主持“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叁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39项国家级项目,累计到位科研经费3.1亿元。研发了213种根茎类作物和种业等生产装备,其中国内第一台(套)种类68种,79种列入国家农机补贴目录。由于贡献卓越,2012年,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滨础惭贵贰)将总部由俄罗斯迁至我校,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

4.生物制药技术

建有农用生物药创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003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用仿生杀菌剂——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对于打破国际农产物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重要意义。灰树花发酵液多糖提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十年,获批国家二类新兽药6项、叁类新兽药5项、五类新兽药2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5.服务乡村振兴

2008年,成立全国高校第一个合作社学院。2012年,与科技部共同设立“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2014年,经科技部、教育部批复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全国39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之一,创建了“合作社+技术推广”模式,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叁农服务“智囊团”和“思想库”。2018年2月,成立山东省第一家乡村振兴研究院“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乡村振兴研究院”,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6.现代传媒技术研发

学校建有动漫产业核心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人才培养与研发基地;是全国第一个将影视传播与农业技术相结合的高校,建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农业科技信息影像资源库。原创动漫作品先后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金鸡百花奖、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等。原创90分钟3顿动漫电影《颁9回家》在第67届戛纳电影节签约35个国家的预售权,2019年10月,《颁9回家》获第32届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

相关链接:

(2025年3月)